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节(2 / 3)

那里一坐,打打算盘,写点账本,风吹不着,雨淋不到,一年的工钱,都比大伙计高,而且还不会特别累。

这是一个铁饭碗一般的活儿。

甚至可以传给子孙后代,哪怕不找个商铺,在家种地,卖粮食的时候,那也能算清楚账目,免得被人欺骗。

走到哪儿都让人高看一眼。

虽然莲花坳人口不多,可为了下一代,他们十分虔诚的感谢温秀才。

故而给了王家送来好多东西,更教育家里孩子,好好学习!

以前没来,是因为孩子们去读书,说是读书可是只半天时间,能学什么?现在知道了,温秀才是真的在教导孩子们,那家里就不能不当一回事儿。

“不用客气,我也只是给孩子们启智开蒙而已,将来他们若是读书好的话,还是要送去官家开办的书院才是。”温润可不敢大包大揽。

这年头想要依靠读书出人头地的可不少,但是科举岂是那么容易的?寒门难出贵子,说的就是寒门小户,没那个能力供的起,读书还是花费最小的一项事业,要是练武的话,更难!

加上本人的眼界和见识,以及赶考需要的花费,唉,温润心里叹了口气,这帮孩子们,未必能像他一样,考个秀才,他这个原身去考了举人,不也没考上吗?没有通知就没考上。

二伯娘

有了这个希望,不少人家都干劲十足,同时也不再对刘翠花的事情说三道四,翠花婶子知道了之后,又特意去挖了一些野菜,送给了温秀才吃。

也去王家又给做了几顿饭,还给他们洗了衣服……大概这是她能为温秀才做的一点事情了。

温润也不拦着,因为他知道,这个可怜的妇人,在用这种力所能及的事情,来报答他对她的维护。

眼看着就要立秋了,温润打算给孩子们放个农忙假。

不能因为他们是孩子,就不帮家里头的忙……其实在这个时候,孩子们都是当半个大人用的,尤其是在农忙的时候,春种秋收都是大事情。

农家孩子们都当家早,就算不能下地干活,也要在家做家务,做个饭什么的,给家里人帮把手。

莲花坳因为是属于有山有水的地方,这里有旱田也有水田。

水田种植的稻米更是大家主要的经济来源,尤其是缴纳税粮的时候,官府可是要收好粮食的,稻米一般都是上税用,其次是卖钱,农家人很少吃到自己种的稻米,旱田种植的就是小麦或者是谷子等物。

尤其是莲花坳这里水田居多,水源丰富的结果,还有不少鱼虾蟹等河鲜呢。

放假之前,孩子们送来了自家的礼物:一些河鲜,一些鱼,以及一些青菜,都是自家的东西,或者是去河里头捞的,倒是没多少钱,可代表的是心意。

温润都笑着收下了,他给孩子们的则是他自己写的《三字经》一本。

其实就是他自己用浆糊粘起来的小书,不是专业的,只是他手工制作,好歹也是一本“书”了。

刚放假第二天,温润就早上起来,收拾了临时作为学堂的书房,翠花婶子就来了。

“孩子们放假了。”温润看到她来了,就说明一下:“秋收之后还会再来。”

“我知道。”翠花婶子低头说了一句:“那我来帮您收拾一下。”

她知道自己靠着温秀才的名气,才能在莲花坳里头站住脚。

所以翠花婶子时不时的来这里,哪怕是帮孩子们做顿饭也好,现在呢,她想帮温秀才做个饭什么的,就是报恩。

“行,昨天送了很多东西来,我这里一时半会的也吃不了。”温润还真有点事情要她帮忙。

那些菜啊,可能是需要腌制一下。

翠花婶子十分麻利的去了厨房。

她将大家给的茄子和新蒜头,腌制了一大缸的蒜茄子,这个能吃到明年新蒜下来啦。

豆角做了一个肉烧豆角。

小鱼干炸了一下,大鱼则是炖了一些水豆腐……反正到了中午,温润叫了杨家的人过来一起吃的饭,晚上则是他带着三个孩子吃。

正吃着饭呢,王玫小姑娘,突然来了一句:“还是翠花婶子做饭好吃。”

王珏看了一眼温润:“有的吃就吃吧。”

温润自己却是乐了:“想说哥夫做的不好吃就说,我也觉得我做的不好吃。”

三个小孩儿都乐了:“哥夫做的也好,起码熟透了。”

以前温润没来的时候,还是王珏自己做饭,其实小孩儿就是糊弄,多数都是杨大婶来做,他们最多热个干粮和菜。

温润来了也只是弄熟了,味道一般般。

再看翠花婶子,人家做的那才叫美味。

最主要的是,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些食材。

比如说干炸小鱼儿,中午就给杨大叔当了下酒菜。

“马上就秋天了,咱们家也该囤一下秋菜啦。”温润的原身记忆里,这里的冬天很冷,小水洼子会结冰,但是河流因为水源流动的关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