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节(1 / 3)

一个红包里头也就一吊钱,一千个铜板,价值一两银子呢。

这是额外给的,长工们来了不长时间,给这些红包,都乐坏了。

所以来求的时候,也拿了自家的好东西。

知道东家家里头不缺什么东西,但是缺少的是一些冬藏的玩意儿,例如糯米做的年糕,或者是自己家腌制的糯米糖藕。

甚至是自己家做的糖炒栗子。

这些东西,果然得到了陈强嫂子的欢心:“这个好,这个好!”

他们家是头一次过年,很多东西都没想的那么万全,这会儿也被人给补上了。

温润坐姿端正,提笔在红纸上写了对联出来,写了横批之后,又写了几个福字。

这是豆腐刘他们家要的,因为是做生意的嘛,故而还多写了一个。

“哥夫,这个是什么字?好像是四个字。”两个弟弟看的稀奇。

陈旭也好奇了:“我看很多店家都贴这个字,但是这是个什么字?”

“这是招财进宝的合体字,还是读招财进宝,只不过合在一起,叫合体字。”温润趁机教导他们:“合成字的读音大部分是按照原本构建合成字的词语或词组以快速连读的方式得到的读音。”

三个孩子懵懵懂懂的点头。

“这个字好,这个字好!”刘家老大乐得见牙不见眼。

他是跟刘三儿一起来的,刘三儿提了一只老母鸡,刘家老大拎了自家做的糯米年糕。

“刘大哥认识字儿?”温润挺惊讶的,这还能看出来他写的字的好赖?

“不认识。”刘家大哥摇头:“我就是觉得这个字的意思不错。”

温润一笑:“觉得好就行,这个就送给您家吧,刘家毕竟是开豆腐坊的,人世上三事苦,撑船打铁磨豆腐,都不容易,你家最累,希望明年比今年更好。”

“谢谢,谢谢!”刘家大哥被说的眼泪汪汪,激动地不得了,一个劲儿地鞠躬,最后跟刘三儿一起,捧着红纸离开的老王家。

回去的时候,还跟家里人说:“都说我们在家开豆腐坊,让弟弟去人家做长工,给人扛活儿,其实豆腐坊里也不轻松,还不如在老王家扛活呢!”

“可不是么!”刘三儿笑着道:“在东家那里,我都吃胖了。”

其实也就胖个五六斤,他们原来太瘦了,现在也就是勉强像个健康人的体魄而已。

吃的好了,穿得暖了,活儿还没那么多,当然就健壮了一些,胖还谈不上。

可是他这么说,大家就觉得他还真是胖了点儿,长肉了。

“而且举人老爷还知道,咱们家的活儿重,累,说的可好了。”刘家大哥抹了抹眼泪儿:“还说明年比今年更好。”

说的老刘家的人心里热乎乎的,尤其是刘家大嫂,她嘴码子最厉害,这会儿也不敢说什么,只心里暗暗发狠,一定要对老王家多多的上心。

温润就坐在书房里写了一上午的对联和福字,而且他知识储备量足啊,新春的对联,简直是信手拈来。

每一家都不一样。

有老人孩子的,横批就写“五世同堂”、“子孙满堂”这样的话。

有夫妻俩带着孩儿的,就写个寓意明天会更好的对联。

毕竟这个时候,讲究阶级,百姓家能用的对联,也就这些了。

像是在他那个时代,用过的什么“天地同春”、“国泰民安”这样的横批,只能是皇宫里用。

官员家可能会弄个什么“大展宏图”、“步步高升”这样的横批。

百姓家就不行了,最多是弄点这样的横批,对联也都是平平无奇的那种。

尤其是人口多的人家,温润就给多写一些。

比如老程家,人口不少,平日里肯定磕磕绊绊的也不少,温润就给横批写了五个字:家和万事兴!

隔壁老杨家不用送礼,温润早上先给自家写好了对联与福字,第二家就给杨大叔他们家写了。

第三家就是张大爷家。

第四家开始,才是给村里人写。

他一边写,还一边教育身边的三个小子:“这对联啊,也讲究的很,一般百姓家里无非是祈求吉祥如意,五福临门之类的,也只能用这些,不可僭越。”

古代阶级特别分明,僭越乃是大罪。

温润虽然心里不在乎,可他目前生活在这个时代,就得遵守这个时代的一些规则。

“知道了。”三个小子都很小心,也都很听话。

温润写字的时候,也告诉他们他写的是什么。

“你看这个?这是给……马三儿?”温润没想到,来求对联和福字的人里头,还有马三儿。

要知道,他们莲花坳二十几户人家,就马三儿一个光棍,他同时也是个无赖子。

今天要过年了,这马三儿倒是收拾的挺干净的样子,一套八成新的衣服,头发也梳理的整整齐齐,看着人还挺精神的样子。

也是,他要是长相不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