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8节(2 / 3)

是将东西送去了后勤那里,自己去了赵先生那里,讨了一杯茶喝。

赵先生正好在参悟佛法,温润呢,虽然不信佛,但是他对宗教也有所研究,也看过一些佛经。

古代的一些文献里,也包括宗教著作在内。

故而跟赵先生,还真能讨论一番。

跟赵先生品茗谈佛论法,十分有趣。

甚至赵先生的书房里,还挂着一幅山水画,乃是《清凉山上清凉寺》的工笔实景图。

绘画的是清凉山上的清凉寺远眺图,不过绘画的十分精致。

有山有水古寺,还有一池莲花盛开,山下的行人,也十分不同,骑马来的,走着来的,都不一样。

更醒目的是,这幅图画上,留白了好大一片,显得有些空。

“我这副图,乃是年轻的时候,一位挚友所做,可惜我一直没有相匹配的诗词提上去,你现在是雅士了,给想个好诗出来。”赵先生今日兴致高昂,对温润也就提了要求。

温润还真的提笔写了一首诗,名字就叫《清凉山赞佛寺》。

“西北有高山,云是文殊台。台上明月池,千叶金莲开。……”

这首诗本来是清朝江左三大家之一,吴伟业的著作之一,他乃是梅村体的奠基人。

别说在这里了,就是在后世,那也是一个开山鼻祖一般的人物。

写好了之后,就放下了笔,拿给赵先生看:“您觉得如何?”

这首诗很长,但是放在那副画上,肯定会将那空白填满。

“好诗,好诗!”赵先生非常喜欢,立刻就将画卷要拿下来题诗。

“不用拿下来,您亲笔提上去吧,学生盖章。”温润直接给拿了一支笔,这种悬腕题字,可是很需要功底的,温润现在教导孩子们练字,大班的那几个,因为年少,字迹并不那么沉稳有力,故而他让几个孩子悬腕,在手腕下绑了个二两的银元宝,系着红丝带,挂在手腕上,再让他们用毛笔在墙上练字,等到他们能用一二斤重的东西,坠着也能好好写字了,那么他们的字,也就能够得上科举考试用的了。

温润这点小技巧,来自后世的培养。

“好,好,好!”赵先生是真的高兴啊,提笔就写了,他是先生,读书多年,这手字是真的不错,许攸的字,就是跟赵先生学的呢。

写完了自己欣赏了半天,觉得不错:“可是有一首诗搭配这幅图了。”

“先生去过清凉山?”温润看着赵先生怀念的样子,不由得问了出来。

“去过,去过,年轻的时候,冲劲儿足,特意出门游学三年。”赵先生看着图,突然有些落寞的道:“那个时候,意气风发,与几位友人结伴而行,结果如今只剩我一个了,七八个人,不是病死了,就是累死了,还有郁结于心,活活憋屈死的,也有人进士及第,全家搬迁进京,从此之后,渺无音讯……唯有我一个,考了个举人,再无寸进,就留在书院里,当了教书的夫子,育人的先生。”

“其实这样也好,不管是生离死别,还是永不相见,都只是人生之中的过客,正所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恨不能相逢。”温润劝解他:“何必独自伤怀。”

赵先生听了心里舒坦了一些。

这个时候,吴山长过来了,他住的地方,就在隔壁,来去方便。

“学生见过山长。”温润看他进门就先行礼问好。

“不必多礼,你怎么又送了竹炭来?现在炭火市面上价格可不低。”吴山长送走了客人,就来这边看了看,听说温润来了,还带了两车竹炭过来。

现在竹炭可贵了。

“我听说最近炭火涨价了,加上天气冷,怕书院里不够用,再给送来点。”温润道:“山长与先生也要多用点炭火,免得冻到,今冬太冷了。”

这才几日啊?都下了三场雪,以前下雪很少能积存住的,可是这才入冬,积雪已经没过了脚面,这可是比去年冷多了。

“是啊,今年冬天太冷了。”吴山长笑着道:“留下来吃饭吗?”

“不了,一会儿收拾一下就回去了,晚上要到家的。”温润道:“孩子们还等着呢,明天要给他们上课的。”

“你那个私塾,办的还挺好嘛。”吴山长忍不住问他:“有多少孩子啊?”

温润家里的那个小私塾,只收莲花坳的孩子,其他村儿的孩子也不会去。

“只有三十多个,其中有几个小班的娃娃,才五六岁。”温润想起今年来的那几个小不点儿,就想笑:“见到我还紧张,有个小娃娃不会数数,就会喊一二三,四都不会。”

把两个上了年纪的老男人逗笑了。

他们家里都有这么点儿大的孙子。

能理解温润为啥会对小不点儿没辙儿。

“几个小不点儿,中午休息的时候,连烧饼都不敢给吃,只能给他们吃鸡蛋羹啊,奶糕之类的,就这,还怕吃不好,还得找两个仆妇看着点。”温润哭笑不得的道:“倒是知道学习呢,这么点儿大,都会背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