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2节(1 / 3)

其实是王珺他们打猎弄来的,是个羊腿儿,但不知道是不是黄羊,反正温润也不认识是什么东西。

可味道不错,吃了之后跟羊肉的效果差不多。

“行,那我回去了。”张大爷拿了东西颠颠的回去了。

温润打开了辛县令给他的信,很厚一沓,上头写的内容,更有意思。

第一,的确是有个才子要来拜访温润,而且这些才子,是游学过来的,从京城到府城,再到县城。

第二,来的人身份不简单,给他们领路的是邓二少!

邓二少什么人讷?那么娇气高傲的一个小少爷,能给人当领路的?

除非对方大有来头。

果然,第三,辛县令说,有一位谢六公子,这位谢六公子可不简单,他是当朝首辅大臣,谢亮,谢有道的孙子。

谢亮的经历可传奇了,他是当今皇上执政之后,第十个状元,可惜有点大器晚成。

他中状元那一年都三十了。

但是一中状元,他就跟皇帝攀上了亲家,他的二儿子,尚了皇帝的二公主。

然后他就翰林学士了。

倒是他的二儿子跟二公主成亲之后,十分恩爱,二公主三年抱俩,一儿一女。

皇帝一高兴,给他老亲家升了个官儿,外放成了直隶的布政使。

当了五年的布政使,他就升迁回了京城,成了户部侍郎,他三儿子就跟当朝太师的亲孙女成亲了。

然后他就成了户部尚书。

等到他小女儿嫁入镇国公府,成为镇国公的嫡长孙媳妇儿,他就入了内阁,成了阁臣。

连带着,他早前出嫁的大女儿的夫婿,都有了升迁,可以说,这关系网被他弄得那叫一个亲密和牢固啊。

等到他孙子大了,到了入学的年纪,就直接进宫当了皇子伴读。

然后他就从最后一个阁臣,升迁到了首辅的地步。

且他虽然比当今皇帝年纪小,却身子骨儿不怎么好。

时不时地生个病,也不知道跟皇帝怎么办理政务的,反正皇帝很重用他,且宠信他。

他的儿子们,也很争气,不仅自己考中了进士,排名还很靠前。

大儿媳妇更是老蚌怀珠,给他生了个六孙子,那就是这位谢六公子,谢松,谢长生。

因为生他的时候,谢大夫人因为年事已高,怀的辛苦,差点难产不说,这孩子还瘦瘦弱弱的,哭声都没有猫儿大,当时谢老大人就给起了“长生”这么一个字,压一压他的小命儿,还给起了“谢松”这个名字,因为松柏常青。

别看谢松生下来体弱,架不住家里人补啊,从小打到,这养下来,后天补给及时,长得壮实了,也就跟普通的孩子没什么异常啦。

这位谢六公子,大概是因为小的时候,身体不好的关系,他就在家里养着,也不出去玩耍,家里都是有学问的人,加上家里人疼他嘛,祖父父亲都有事没事的陪着他,教导他读书写字,吟诗作对。

他十二岁的时候就考了秀才,十三岁考了举人,十五岁以一首《如梦令·春花秋月》而名动京师,被人号称“京师第一才子”。

甚至有人想要跟他家联姻,条件都很好,有几位皇子也动了心。

这位谢六公子就只好说要去游学,归期不定,他反正都是举人了,哪怕不是解元,也是名列前茅。

会试跟本不怕,但是他讨厌留在京城,很多人都想招他为婿,他就跑出来了。

反正他还年轻嘛!

在外面看看山水,参加一下各地的文会,看看其他的才子,甚至是认识点风月佳人什么的,这位倒是潇洒的很,带着七八个护院,以及两个长随,两个书童,四五个赶车的马夫,这就出门游学了。

带多少钱不知道,反正到哪儿都有人接待。

谢首辅可是有不少门生故旧,不说遍天下,也差不多了。

对于这位谢六公子,那是照顾的无微不至。

而这位谢六公子,就来了永清府,在永清府呢,听说了温润的大名,就想结交一下,可惜,他想等到年终文会的时候,认识一下。

结果听人说,温润不会来年终文会。

这位谢六公子就沉不住气了,要来永宁县,与温雅士一起,探讨诗词歌赋,甚至有可能,在你家过年。

温润看到最后,已经一头黑线了好么。

他好好地在家,突然天上掉下好多人,找他谈诗论词也就罢了,还有可能在他们家过年,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可是不招待也不行,首先对方的身份,他可以不在乎,反正天高皇帝远,可民不与官斗啊。

另外就是,辛县令貌似很在乎。

还有本地土著陪同,这邓二少来了,恐怕会直奔书院去,吴山长恐怕会很喜欢才子大聚会。

可他不喜欢啊!

无缘无故的谁乐意家里来陌生人,还总是缠着自己。

再说了,他家也没啥特色,来干啥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