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4节(2 / 3)

的收获。”

陈强家的哭笑不得:“要吃雷笋,让人去挖便是,何必冒雨亲自去?这都淋湿了,赶紧去洗洗,这就做了来。”

“好,我们去洗漱一,对了,熬点姜汤给他们喝。”温润笑着道:“没挖过竹笋,何况雷笋这么好吃这么难得,每年春笋都是用来吃的,秋笋就多数都要留下来,不然这雷公竹林,也不会永远都在,挖绝了可不行。”

“是是是,老爷先去洗吧!”陈强家的拎着东西去了后边。

大家一顿忙活,雷笋爆炒肉丝,白切鸡,酱烧鸭,东坡肉,汤倒是清淡,就是甩袖汤。

主食是温润提议做的竹筒饭。

几个人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温润发现他们一个劲儿的吃那道雷笋爆炒肉丝。

“不至于吧你们?”温润哭笑不得。

“这可是我们自己挖的笋呢。”

“就是,吃着就是好吃。”

温润低头吃自己的,他们不吃他吃,东坡肉多好吃,酱烧鸭也够味的很。

吃饱喝足了回去还洗了个澡,他们的宵夜,就是姜撞奶,温润提议的,让他们喝一些,发发汗,然后睡一觉,舒坦多了。

这些人在这里待了一天,就提出来告辞了。

“这么忙着走啊?”温润以来呢过,以为他们会待一段时间呢。

“急着去游玩,我们相约去武陵那边。”这几位有钱有势有时间,想去武陵那边看看,顺便拜见一下那里的大儒名宿。

“武陵?”温润纳闷了:“武陵一词,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楚国灭方国庸而置汉中郡(汉水之中之意),另设武陵县;武陵之名源于竹山境内的武陵河,据说是汉江最大的支流。后秦灭楚,楚人南迁,武陵,大庸等地名也随之南迁至湖南常德武陵山一带,这也是西汉武陵县与武陵郡异地同存的原因。西晋,武陵郡撤销,仅存武陵县。但其他地区也有武陵,蜀中、两广与湖南都有武陵,你们到底去哪个武陵啊?”

“就是因为有很多个武陵,我们只说是去武陵,其他人就找不到我们了。”谢六公子神秘一笑:“你也不要问的那么清楚。”

温润了然:“你们是想混淆视听?不至于吧?”

“至于的,你不懂朝堂上的事情,我们虽然低调,可总有些人想拉拢我们。”这里头,就连最为稳重的彭飞,都这么说。

“那好吧,我祝你们一路顺风。”温润只能如此了。

一群人跟他告辞离开,走的潇潇洒洒,可惜,温润却从他们的潇洒里,看到了三分无奈。

也是,谁好好地不想在家待着,而四处流浪呢?

且他们也老大不小了,就算是晚婚晚育,他们这样的也不多见,既不回家,也不相看,这婚事就这么拖延下来了。

可是能拖多久呢?

谁也不知道,温润想了想,将此问题抛之脑后,他跑回去睡大觉,然后给孩子们上课,去工地看建筑情况。

另外,药房是第一个完工的,外面的完工了,屋里的还需要精工细作。

“一定要做得好,做的精细,尤其是病房这里,一定要多预备点儿。”温润可是盖了病房的,谁想在这里养病,绝对可以,保证舒服。

盖房子的花销是很大,但是那几个公子哥儿不缺钱,温润帮了他们这么大的忙,他们一人表示了一点,不多,一封银子。

一个五百两,这么多人呢,温润发了一笔横财。

忙忙碌碌的到了锄草的时候,天气也热了起来。

快要端午节了,温润去县城,给一些认识的长辈和朋友们送了节礼,这礼尚往来不是随便说说的,你得维护,得有来有往。

温润就给自己的关系网们,准备了一大篮子,里头的粽子有十八个,每个馅儿都不同。

又回来了!

温润去看望辛县令的时候,他恰好在县衙。

“那几位少爷公子走了?”他一见到温润,就问了那几位。

“走了,不走留在我那里,吃饭都要供不起了。”温润一如既往地小气吧啦:“上百号人我可养不起,算他们识相,知道自带食材和肉类。”

听的辛县令目瞪口呆:“你让他们、他们自带食物?他们在县城采购的东西,都是给你的?”

“大概是吧?”温润道:“我可不管他们那些人,让他们在村里找了地方吃饭过夜。”

辛县令听的都无奈了:“那是他们对你的……关心。”

温润无所谓,跟辛县令哈拉了半天,辛县令才非常迂回且自然的问了他一句:“那你知道他们去了哪儿吗?”

“武陵。”温润心里明白,这好像才是辛县令最关心的问题,可是他没表现出来,依然是一副毫无防备的样子:“他们去武陵了。”

武陵?

辛县令一想,武陵这个地方,还真不敢确定。

毕竟有好几个地方都叫“武陵”,他又没说是武陵郡啊?还是武陵县?还是武陵?

反正有很多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