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7节(1 / 3)

他们找了个茶馆坐着,大概是雷雨天气太吵人了,很多来送考的人,要么回家去了,要么也在附近找了个地方落脚。

外面一直在打雷下雨。

一直到差不多了,雨停了,云散了,考试也进行的差不多了。

等到大门打开,考生们出来,垂头丧气的多,神采奕奕的少。

五个孩子都是神采奕奕那一类型,回来之后,依然是洗漱,去吃饭,遛弯消食,然后就去洗漱睡觉了。

不过半夜的时候,有人突然痛哭出声,这是没考好的人。

而且一个人哭,很多人都跟着一起哭,这次考试太难了。

赶上了一个雷雨天,打雷闪电的谁能专心作答啊?还有的连考卷都被淋湿了。

实在是太伤心了!

温润看到吴山长出去安慰那些失落的考生,他没出去,因为他的五个学生,都考得很好。

这放榜还需要两天,温润干脆给他们放了个假,带着他们出门去逛大街:“来一趟府城,咱们总该买点什么回去给家里人。”

“好啊!”一行人有开心的就有失落的。

但是都跟着出门去走了走,买了一些东西,温润也买了一些,带回去做礼物,花钱大方,一伙人还去了一家比较有特色的鱼铺子,吃了一顿江鱼。

回来的时候,大包小裹的拎着。

等到放榜的时候,温润没让人去看榜:“咱们就这么几个人,去看什么?真上榜了,官差自然会来报。”

他沉得住气,其他人就算是心急火燎,也不敢多说什么,有他压着,一般人也不敢太疯癫。

一直到过了中午,午饭的时候,都没几个人吃的下。

吃过了午饭,睡了午觉起来,温润让人准备好了座椅,大家都坐在庭院里等消息。

甚至还暗暗准备好了红包,一会儿人家来报的话,是要给人赏钱的。

果然,没多久,就真的有人来报喜了!

三十多个考试的人,只有八个中了秀才。

前五依然是出自莲花私塾,剩下的三个出自永宁书院。

五个人都考了秀才,且王珏还是个小三元,高兴地不得了。

可是温润在高兴之余,给他们五个泼了一盆冷水。

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员吗?

答案是否定的。

秀才还不是官员,要想做官,秀才还要参加每三年一次的“乡试”,“乡试”是省一级的考试,由皇帝派出主考官,在农历八月举行,所以又叫“秋闱”。

如果有恩科的话,会在春天考。

秀才“乡试”通过,就可以成为举人。举人“有功名在身”,有做官资格,但尚需候补。

明代著名清官海瑞以一篇《治黎策》得中举人,数年后才初任福建南平教谕一职。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的“范进中举”中,尽管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刻画了范进喜极而疯的形象,但这一情节足见中举对于读书人的重大意义。

又跟他们说了捐官制度,将五个兴高采烈的小少年,给说的蔫了吧唧。

“要想堂堂正正的当官做宰,就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往上考,知道吗?这只是个开始,往后的日子里,还要深入学习,继续考试。”温润告诉他们五个:“而且还要岁考。”

五个人点头:“知道了。”

可是小三元在温润这里淡定自如,在吴山长那里已经要疯魔了!

“小三元啊,小三元!”吴山长乐的见牙不见眼:“我们永宁县,也有小三元啦!”

可怜永宁县,自打建了县城开始,就没出过小三元。

温润看这位这么高兴,也不打击他了,让他高兴一二吧。

结果吴山长找他:“这五个孩子,回去之后,入书院读书吧!”

“我那里挺好的呀!”温润觉得莲花私塾挺不错的啊,离家还近。

“不一样的,要系统的学习,你自己也是个举人,最多也就能供他们到举人,而且,这中了秀才,总该有自己的社交圈子,还是那句话,总不能闭门造车。”吴山长道:“何况,系统的学习,总比你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强啊!”

“行,回去再说。”温润也高兴,中了秀才,这些年的努力没白费。

考中了秀才,这报喜的还要去县城,然后要到家里去报喜,温润给的赏钱多,好几个都抢着去,这可是个肥差,小三元呢!

能不肥么!

给的赏钱都是别人家的三倍。

他们得到了结果,就收拾东西,在打道回府之前,温润终于主动约了人,他约了张炳大人,在大鸿升酒楼吃的一顿,作陪的是吴山长。

“本官点的小三元,是你的学生啊!”张炳大人是真的不知道这事儿:“你们来这里,也没来找本官。”

“是怕打扰您,何况没考过之前,去您那里不方便。”温润笑着道:“这次考过了,再来请客吃饭,也能吃的消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