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4节(2 / 3)

府的家里,后宅当然是内眷们的天下,前头有单独的地方待客,一般都是来送内眷的人。

温润就认识了高总督的大儿子,这是一个很开朗的男孩儿。

学识不错,俩人也聊得来,他是送了妹妹来这里;更有永清县的知县孙女儿,也来了,送她来的是永清知县的大孙子,小少年才十五岁,却装的像个小大人儿。

七八个人聚在一起,原来送来的内眷不止是一人一个,有的人送了好几个过来呢。

故而后院里很多人,前头就这点儿。

幸好中午的时候,辛明大人回来了,请他们吃了一顿便饭。

后宅热闹得很,隔着很远就能听到一点笑声,可见后头的人都很开心。

而且随时都有仆妇来前头传话,说大家都好,正在做游戏;大家都在吃饭,谁谁家的小姐喜欢吃什么东西,谁谁家的小姐不爱吃什么的,其实都是有点含糊其辞,因为内眷的事情不可能说的太清楚。

温润打听过,王玫小姑娘在里头还不错,一个是她年纪小,再一个就是她没什么架子,人爱笑又可爱,天真的小姑娘,谁不喜欢?

正经交了几个朋友呢。

回去之后,还跟温润说:“几个姐姐都很好,对我也不错,还说要邀请我去她们的兰心蕙舍呢!”

“兰心蕙舍是什么玩意儿?”温润没听说过啊。

“是一家千金小姐们聚会的地方,只限女眷进入,就在河道衙门后身的那条巷子里,整条巷子都是兰心蕙舍的地盘,据说可有意思了。”王玫小姑娘道:“去看看呗!”

“去去去!”温润忙不迭的点头:“有啥条件没有?交入会费不?”

“才不缴费呢,就是派人去打扫一下卫生,送点茶水点心的,鲜花素果等等,大家都是自觉的来,再来点柴炭什么的,大家聚到一起,也是放松一二,都是小姑娘们,成了亲的就来不了了。”王玫小姑娘道:“听说成了亲之后就不那么自由了,趁着还在家里当闺女,先自由一番吧。”

“那好啊,去玩儿么,肯定给你带一些东西,这天气冷的,多一些柴炭送过去。”温润道:“一群小姑娘,不能冷着。”

王玫小姑娘开心了:“对对对!后天就去一趟。”

兰心蕙舍

果然,到了日子,温润就送了妹妹去那个兰心蕙舍,他也去看了一眼,这里更像是一个女子会所。

大门口守着的都是壮实的仆妇,送人来的男子,在大门口那里就不让进了,只有女子可以进去。

车把式和车子、轿子的都在大门口那里的一处房屋等待。

这个巷子口,有几个茶楼,可以让人歇脚,有茶水点心。

温润就坐在这里等妹妹,反正只是半天的时间,他就在这里喝喝茶,听一听评弹,这里的评弹是开国的时候,就有了的,一直发展到现在,已经是个成熟的曲艺项目。

在这里喝茶,还可以点个曲子。

只是如今评弹都是男人,且是老男人那种,只是一开口,吴侬软语,很是好听,唱的也是一些风景啊,古代著名的诗词等等。

倒也别有一番雅致的情趣。

这个时候还不流行什么开黄腔,这些上了年纪的评弹艺人,也是被人尊称为“大师”的存在。

温润听了两曲之后,就点了一首《水调歌头》,唱得十分有趣味,比他前世那流行天后唱的好多了。

故而温润大方的打赏了十两银子,两杯上好的罗汉果茶。

银子是赏钱,而罗汉果茶则是保护嗓子的上好药茶。

这是对艺人大师的尊重之意,两个老先生站起来微微鞠了一躬,就坐了回去,破有一种宠辱不惊的意思。

让温润更喜欢这样的气氛了。

又有人点了一曲《长恨歌》,唱的缠绵悱恻,那人也打赏了十两银子,并有两盏胖大海茶。

同样是保护嗓子的茶水,两位艺人大师也同样是站起来鞠了一躬就完事了。

然后是下去休息一会儿,又有一位中年的男人上了台,他竟然是说评话的!

而且说的竟然是福州评话。

有“中国曲艺活化石”之称的福州评话可以上溯到宋代,是以福州方音讲述并有徒歌体唱调的独特说书形式,流行于福建省的福州、闽侯、永泰、长乐、连江、福清、闽清等十几个县市及台湾省和东南亚的福州籍华侨集居地,素有“中国曲艺活化石”之称,不过这个时候,虽然是福州评话,但是已经改了江南的口音,而且这个中年人还用的是官话。

说的《旧唐书·狄仁杰传》,其中的一篇。

说的是狄仁杰小时候,家中的一个仆役被人杀了,县衙里来人盘问调查,家里人都忙着接待那些官差,并且接受问询。

只有仁杰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读书……。

温润觉得说的不错,尤其他说的是官话,这就难得了。

说了这一段之后,有人打赏,温润随着大流打赏了五两银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