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2节(2 / 3)

西,从来不是一个的,一般都是十个,从中挑选出来好的进上去,最少也得是一对儿,一个送上去,另外一个当替补。

哪儿可能没有呢?

其实是真的没有了,剩下的叫太子殿下派人送去了大公主府。

夏天了,也该让他大姐姐看看荷花,而且荷花缸里头还养了不吃草花根儿的小金鱼,用的大缸也不是陶缸,用的是玻璃缸,透明的,养的荷花能看到根茎叶儿,还有里头的鱼。

要不怎么说,是太子殿下豪爽呢,这年头,一个玻璃缸,能要一个小康人家十年的积蓄。

还带拐弯的。

“这事儿知道是谁在后头使坏,就多防备点儿,以后少往后宫去,有人叫去就说长大了,去后宫不太方便了,要么就跟二公主一起去,要么就来前宫相见,别再去后头了。”温润也是一顿后怕,这是冲着太子殿下去的,却误中副车,或者说是故意的,人姚潭儿小姐姐也不是白给的!

能从海选里一直冲到宫里,成为秀女,别的不说,起码才智和容貌,缺一不可。

那位熹妃娘娘就是有点太着急了,何况哪个秀女乐意用性命去陷害太子啊?不管成与不成,那秀女肯定没命,估计家里也得跟着吃挂落儿,熹妃娘娘这盘算,不太妥当啊!

何止是不妥当啊?

温润第二天去东宫授课,太子殿下一看到他,不等他放下手里的备课笔记,一把拉住他就往里头找个地方坐:“先生,你太有先见之明了!”

“我怎么了?”温润听的有点糊涂了:“你这样热情,我一来就夸赞先生,有拍马屁的嫌疑……你作业没写完?”

温润习惯给他们留作业,一道古意释义,一篇当代的小论文,反正总不让他们闲着。

以往太子殿下都是第一个完成作业的人,这次怎么了?

“没,作业写好了,一会儿先生再看。”太子殿下乐呵呵,美滋滋的道:“跟您说个乐子。”

“看来是个好乐子。”温润看到太子殿下笑的啊,都露出后牙槽了。

“是个好乐子。”太子殿下偷偷告诉他,熹妃娘娘偷鸡不成蚀把米,给自己拉了个强大的敌人。

那就是姚潭儿!

皇上昨天宣召姚潭儿,一起去宝华殿进香,这次没人打扰了,俩人聊得那叫一个投机啊,你还别说,姚潭儿十分健谈,且有见识。

先说的潭拓寺各类历史遗迹,甚至包括“拜砖”在内。

“先生,什么是拜砖啊?”太子殿下对潭拓寺倒是久仰大名,也去过那里进香,可没怎么逛过。

“元代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儿,妙严公主为了替其父赎罪消孽,而到潭柘寺出家。后终老于寺中,她每日里在观音殿内跪拜诵经,是为”礼忏观音”,有为所有冤魂超度,往生极乐,虔诚非常,年深日久,竟把殿内的一块铺地方砖磨出了两个深深的脚窝。现今妙严公主”拜砖”依然供奉在潭柘寺的观音殿内,是潭柘极为珍贵的一件历史文物。后妙严大师终老于寺中,其墓塔在寺前的下塔院。元代末期的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崇信佛教,特别是对当时名贯京城的潭柘寺极为青睐,元顺帝曾请潭柘寺住持雪涧禅师享用御宴,并且由皇妹亲自下厨,礼遇之高前所未有。”温润道:“你想一想,潭拓寺的规格,能不高吗?忽必烈的女儿啊!”

明初重臣姚广孝法号道衍,被明太祖朱元璋挑选高僧,从侍燕王朱棣,建文帝削藩时,朱棣按照姚广孝的谋划,起兵“靖难”,从而夺取了皇位,即为明成祖。

朱棣继皇帝位后,封姚广孝为僧录司左善世,庆寿寺钦命住持,后又加封为太子少师,赐名“广孝”,仍参与军政大事。

功成名就之后,姚广孝辞官不做,而到京西的潭柘寺隐居修行,每日里与自己的老友,潭柘寺住持无初德始禅师探讨佛理。

据说在此期间,明成祖朱棣曾到潭柘寺看望过他,也有人猜测是去讨个主意。

当年修建北京城时,设计师就是姚广孝,他从潭柘寺的建筑和布局中获得了不少灵感,据说宫里的许多地方都是依照潭柘寺的样子修建的,太和殿就是仿照潭柘寺的大雄宝殿而建的,同为重檐庑殿顶,井口天花绘金龙和玺,所不同的是更高大了一些而已。

后来姚广孝奉旨主持编纂《永乐大典》才离开了潭柘寺,但其在潭柘寺隐居修行时的住所少师静室,至今犹存遗址。

明代的潭柘寺成为当时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许多外国人久慕潭柘寺的盛名,而纷纷到此来学习佛法,有的甚至终老于此,其中最著名的有日本的无初德始、东印度的底哇答思、西印度的连公大和尚等人。

到了本朝,更是声名显赫!

“看到了吧?那位姚潭儿秀女,话题不是随便挑的。”温润就教育太子殿下:“潭拓寺千年古刹,那里的故事多了去了,跟皇上就这个话题,我也能谈个两三日。”

而且更有许多民间传说,那就更能侃了。

“那以后要去潭拓寺看看了。”太子殿下摇头晃脑:“反正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