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60节(2 / 3)

是个被刑部下了海捕文书的通缉大盗。

人头的花红就是一千两银子呢。

不少赏金猎人就是靠着抓捕他这种人过日子。

所以他也很是小心翼翼,不敢随便出门,一过就是十几年的封闭日子,即便是出门,也是低头,选择的时间都是冬天居多,裹得严严实实的也没人怀疑他。

“老九不用紧张,这都多少年了?哪儿还有人记得你。”曹夫人乐呵呵的道:“听闻你认识一个擅长画像的人?”

曹老九心里一个咯噔!

擅长画像的人,他是认识一个,那个人是道上的无名小辈,号称“画书生”,这人读过书,但是没考科举,却有一手非常妙笔生花的丹青之技。

画什么像什么,尤其是人物画。

比起衙门里的那些画影图形,可要强多了。

此人一般喜欢画一些人物画像,尤其是江湖中人,找他画画像的,要么是画的通缉令,要么是画的仇人的画像,可哪儿追查仇人的踪迹用。

甚至还有人找他去偷窥美人,回来后画出来,总之,这人的画技不错,却没用在正途上。

夫人这么一个官家太太,找这么一个人……干什么?

“你别多想,本夫人就是想看看,温雅士是个什么人?屡次三番的坏了咱们家的好事儿。”曹夫人还是乐呵呵的表情:“这人也怪有意思的呢。”

“是,他是一个,举人来着?好像没考过进士,不过听闻这人的确是有些歪才。”曹老九低头道:“您若是好奇,那人长什么样儿?那小的就去找个朋友,一副画像的事儿,简单。”

他好像是明白了似的。

“你是明白我的意思了?”曹夫人笑着问他,可眼里却有些冰冷。

“小的明白,您一个内宅女眷,不方便去结交什么外面的男人,就想看看画像而已。”曹老九忙不迭的点头:“再说这人是挺有名气的,很多人也会找人画像。”

他只能这么说,理由牵强了一些,但是他表示,不会说出去。

曹夫人这才将他放走,自己在家找了另外一个水灵的大丫鬟,给老爷预备下,那个嘚瑟的通房大丫鬟,就不要在想念了。

误会还是巧合?

温润在家盘算了一下春耕的事情,张三哥再次带人走了,山东和直隶那边,还得他去看看。

而温润今年打算在城外的二十亩地那里,种上玉米。

其他的地方,也都种玉米。

明年就该大范围种植了。

后来去东宫给太子殿下授课,随后皇上找他吃饭,顺便说了说玉米的事情。

“明年就能大范围种植了吧?要不明年春播,就种在御田里吧?”皇上有些等不及了。

“行啊,臣明年就给您进献一袋种子。”温润乐呵呵的道:“御田种玉米。”

皇上大为高兴,顺便说了说会试的事情。

清明节过后,耕籍田完事了,四月份春播开始,忙碌了一个春天,随后就是会试这件大事情。

因为天下文人荟萃,不少才子也来了京城,趁着没会试之前,温润带着一群少年人,去参加了一次文会。

除了东宫的学生,还有赶考别院的学生。

一大群人跟着温润,去参加了这次文会。

是在金玉楼举办的文会,温润地头熟啊。

到了才知道,好几个先生,也是带着学生来的,几个先生相互也认识,也知道温润,因为赶考别院,在京城还有点名气,毕竟王珏、王瑾那一批,都考中了。

不管是进士还是同进士,反正是考过了。

而且都被朝廷重用……现在一个个不是在军中,就是在户部。

没有一个是候缺的,都被人安排下了,在京中又有大将军府照拂。

温润跟他们相互见礼,并且介绍这些举子们都是来自赶考别院的学生。

人太多了,太子殿下他们混在举子里头,也没什么显眼的,反倒是有那么几名才子,算是个名人了,举子之中有不少人,有所耳闻。

大家聚在一起,初次相见的举子们相互见礼,然后跟着各自的师长,一开始有些拘束,但都是年轻人,最年长的也才二十五岁,很年轻啦。

只一会儿的功夫,就都熟悉了,三三两两的聊着天。

不知道是谁起的头儿,说到了宋朝汪洙的《神童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

然后不知道怎么就争论了起来,太子殿下上去给后头填了俩字。

久旱逢甘雨……一滴。

他乡遇故知……债主。

洞房花烛夜……隔壁。

金榜题名时……同名。

然后,一群人憋了半晌,笑声震天。

别人一打听,温雅士的学生,不少人都说:“真是有什么样的先生,就有什么样的学生。”

温润大为得意:“这叫有促狭的先生,就有促狭的学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情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