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大功的,现在也在当官打仗,为国效力,可是佛教立了什么功?就靠着后秦出过一次兵,就能跟我们世家大族比?以后要是真如你所说,大晋人人信佛,百姓们都想着当和尚修行赎罪,能得正果,那还有谁生产劳作,天下没了人种地织布,我们吃啥穿啥?”
黑袍平静地说道:“你看,庾公,北方的佛教流行,几乎在所有的胡人国家里都是国教,也没到你说的这种程度啊。寺庙的数量,是由朝廷,由皇帝来决定的,僧人的规模也是同理,不能说我想出家,不想当百姓了,就可以去当和尚尼姑,这方面是要有数量限制的。”
“从佛家角度来说,收徒也是要看心诚不诚,这种诚心的测试,可以是上刀山下火海,经历七苦八难这些,佛教徒们会有各种幻术和神迹来证明一个人心诚,或者是证明他心不诚,没有慧根,所以,你不用担心这些,如果想要一个人入佛教,那有的是办法,如果想要一个人入不了佛教,那同样有的是办法。”
说到这里,黑袍顿了顿:“哪怕是圣僧鸠摩罗什,也不是傻瓜,知道这天下没有免费的大餐,哪怕是他自己的寺庙,也是要三千僧侣们自食其力,挑水种地的。普通人哪怕入了佛门,也不会比农夫们过得更轻松,仍然是要流汗费力,不然就是没有诚心,佛祖不会收留他们的。”
庾悦跟着笑了起来:“这个真是绝了,心诚就得干苦活累活,继续种地,甚至比以前当农夫时更辛苦,那也杜绝了懒汉二流子想要逃避耕作的可能。这佛祖果然高明啊。不过,那些世家庶子们入了佛门,也得这样干苦活累活吗?”
黑袍微微一笑:“那自然是不必的,佛说,要人尽其力,物尽其用,目不识丁,只会种地浇菜的农夫们入了佛门,那自然还是继续干苦力活,做老本行,至于世家子弟们要是入了佛门,就可以发挥他们的文化优势,去抄译佛经,或者是做法事,收香火钱,管帐之类的。佛祖也有八百罗汉,各路菩萨,不可能人人做一样的事,总得做自己最擅长的呢。至于那些原来的暗卫杀手们,放下屠刀,遁入空门后,也可以当护院武僧,保持全寺僧众的平安嘛。”
庾悦吐了吐舌头:“好家伙,即使是入了佛门,剃了光头,仍然是三六九等啊,看来,佛祖也没法让弟子们真正地平等起来,只不过是给了世人一个虚无缥缈的梦而已,真的想通过拜佛而翻身,积大德,那只有下辈子才知道了。我算是听明白啦,与刘裕的功爵刺激相比,这个起码能保命,也能活下去,至少是个不坏的选择。”
献田入佛归世家
黑袍笑了起来:“是的,所以其实入了佛门,底层的穷人们仍然得辛苦劳作,供养那些有知识,有文化,可以抄译佛经的世家子弟们,只不过这些世家子弟也是剃了头,受了戒,披上袈裟遁入空门,这让穷人们会产生错觉以为真的一个寺庙修行,就是平等的师兄弟了在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因为底层人士没有文化,不识字,所以让他们作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就是种地浇菜,他们不会有什么怨言,不出家当农夫时也是做这些事,出了家后为佛祖做这些事,还是积累功德,为来世做好事,怎么会不满意呢?于是,原来跟你们这些世家高门的矛盾,就化解于无形了,在佛寺里,只要干活,就不用交税,虽然有各种清规戒律,但起码可以觉得自由自在,不用再被人骑在头上了。”
庾悦长叹一声:“这招是真的利害,真的绝啊,现在的庄客佃农们,已经被刘裕的宣传给觉醒了过来,以为是世家大族和士族豪强们骑在他们头上,夺走了本来属于他们的土地,资源,都想着从我们手中把这些给抢回来呢,而抢的办法,就是跟着刘裕去北伐打仗,建立军功,只要立了功,得了爵,就可以堂堂正正地拥有自己的土地,产业,嘿嘿,但这个,是要付出巨大的生命为代价的风险的,一时半会儿可能热血上头,激动不已,但真要是持续打仗,就会知道,自古征战几人回哪。”
黑袍点了点头:“如果不是给逼得不能活,正常人是不愿意去打仗的,因为送命的风险太高,挣了再高的爵位,没命花也是白费。只不过,如果不打仗,不从军,那就没有立功得爵的机会,就会世世代代给你们世家高门欺压,所以,在没有别的选择的情况下,只有跟着刘裕,毕竟,他是证明过的能打胜仗能分给普通百姓大量爵位和土地的。”
“但刘裕不能保证每个从军的农夫都可以立功得爵,更不能保证所有人都能从战场上平安回来,跟着他,仍然是有巨大的风险,所以如果有另一种不用冒着生命危险,同样可以得到希望,同样可以有幸福生活的路子,那必然会有很多人去选择啊。”
庾悦不假思索地说道:“这就是佛教,但你也说过,不能让所有人都去当和尚,这样国家就没人种地了,也就是说,你这套仍然不可能惠及所有人啊,刘裕仍然会从大部分人的手中征兵,对不对?”
黑袍微微一笑:“这就要靠跟你们世家高门的配合了,寺庙的数量,僧侣的人数,咱们可以商量着来,或者说,明面上世家高门给这些寺庙香火钱,实际上这些寺庙仍然是作为世家高门
情欲小说